中國政府豪擲千金,刺激消費能否奏效? - NewsPopGo

中國政府豪擲千金,刺激消費能否奏效?

2025/03/18 | 商業

為了重振放緩的經濟,中國政府祭出多項刺激措施,包含育兒補貼、提高工資和增加帶薪休假,更推出總額高達410億美元的消費折扣計畫,涵蓋家電、家居裝飾、電動車和智慧手錶等商品。



官方數據顯示,2025年前兩個月的零售額增長了4%,為消費數據帶來一線曙光。然而,除了上海等少數城市外,新建和現有房屋價格持續下跌。



與許多國家面臨後疫情時代的通貨膨脹不同,中國正經歷通貨緊縮,物價持續下跌。過去兩年,中國物價已連續下跌18個月。物價下跌雖然看似對消費者有利,但消費持續下降卻是經濟深層問題的警訊。當人們停止消費,企業被迫降價以吸引買家,導致利潤下滑、招聘放緩、工資停滯,最終拖累整體經濟。



這正是中國亟欲避免的惡性循環,尤其是在房地產市場長期低迷、政府債務高築和失業率上升的背景下。消費低迷的主因很簡單:消費者不是缺錢,就是對未來缺乏信心,不願消費。



在中國政府力拚今年經濟成長5%的目標下,提振消費成為首要任務。決策者希望國內消費的增長,能夠抵銷美國關稅對中國出口造成的衝擊。



為了解決經濟困境和疲軟的國內需求,中國政府在年度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宣布將增加對社會福利計畫的投資,作為2025年經濟計畫的一部分。隨後,又宣布了更大的承諾,例如就業支持計畫,但細節尚不明確。



儘管如此,這也顯示中國政府意識到,要建立更強大的消費市場,需要提高工資、強化社會安全網,並制定能讓人民安心消費而非儲蓄的政策。



中國約有四分之一的勞動力是低收入的農民工,他們無法完全享有城市的社會福利,在經濟不確定時期特別脆弱。



蘭德公司高級研究員 Gerard DiPippo 表示,中國政府一直未能擴大社會福利,而是專注於短期措施來刺激消費,例如家電和電子產品的以舊換新計畫,但這並未解決根本問題:「家庭收入較低,儲蓄卻較高」。



房地產市場的近乎崩盤,也讓中國消費者更加規避風險,進而減少支出。有分析師認為,北京認真看待長期挑戰,例如年輕夫婦因育兒成本高昂而不願生育,值得鼓勵。一項研究顯示,在中國將一個孩子撫養到成年,成本是該國人均GDP的6.8倍,遠高於美國、日本和德國。



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中國家庭在2024年仍設法將可支配收入的32%儲蓄起來。即使在電子商務蓬勃發展時期,中國的消費也從未特別高。相較之下,國內消費驅動了美國和英國超過80%的增長,以及印度的約70%。過去十年,中國的這一比例通常在50%到55%之間。



隨著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增加,各國正分散供應鏈,減少對中國出口的依賴。此外,地方政府多年來大量借貸投資,特別是基礎設施,導致債務纏身。在這樣的背景下,刺激國內消費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關鍵。
2025/03/18 | 商業

環球影城宣布英國貝德福德主題樂園計畫,著眼百年發展

2025/03/18 | 商業

根西島封鎖期間萌生靈感,葡萄園計畫啟動

2025/03/18 | 商業

Lidl超市進駐布羅 打造全新門市創造就業機會

2025/03/18 | 商業

北林肯郡有望新增數據中心,預計創造千個就業機會

2025/03/18 | 商業

美國擬對中國船舶徵收港口費用,以重振本土造船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