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愛爾蘭:移植蕁麻根,幫助秧雞重返拉特林島 - NewsPopGo

北愛爾蘭:移植蕁麻根,幫助秧雞重返拉特林島

2025/04/22 | 環境

為了協助瀕臨絕種的秧雞繁衍,多個噸包的蕁麻已從北愛爾蘭各地運往拉特林島。這些蕁麻根莖已被證明對這種隱密的鳥類非常有效,因為它們提供了高大的植被,讓從非洲過冬歸來的秧雞可以躲藏。



這項年度挖掘和種植活動是皇家鳥類保護協會(RSPB)主導的「給秧雞一個家」計畫的一部分。儘管自1970年代以來,秧雞的數量一直在下降,但在過去五年中,該島上已發現三到五隻正在鳴叫的雄鳥。



從10月到2月,志工們在北愛爾蘭各地挖掘蕁麻根莖。志工們使用高壓清洗機清洗蕁麻,去除任何不需要的種子、土壤或無脊椎動物,然後將它們放入噸包中並運往拉特林島。



為了迎接它們的到來,島上一塊田地邊緣的地面被犁過,以便可以鋪開蕁麻根。皇家鳥類保護協會的保育官員安妮·吉查德解釋說,腐爛的青貯飼料包隨後被放在蕁麻根上,以「充當肥料」。她補充說:「下個季節將會長出蕁麻,希望秧雞會選擇這個地方繁殖。」



皇家鳥類保護協會駐拉特林島的管理員利亞姆·麥克福爾表示,該計畫「鼓勵了秧雞回來繁殖」。他表示:「秧雞是一種瀕臨絕種的物種,它們在紅色名錄上,如果不加以照顧,它們將會完全滅絕。」



由於秧雞返回時,高大的植被供應稀少,因此蕁麻因其快速生長的特性而成為理想的棲息地。麥克福爾先生補充說:「它們直接衝進蕁麻叢中並躲藏起來,然後它們開始呼喚伴侶,有時第一窩幼鳥可能就在蕁麻叢中。」



秧雞通常每個繁殖季節有兩窩幼鳥,一旦草長起來,它們也會在田地中央築巢。麥克福爾先生說,在季末,草會從中心向外「敏感地」和「緩慢地」切割,以便鳥類可以逃脫。他補充說:「我們在田地邊緣留下一大片未割的區域,包括蕁麻床,因為晚期覆蓋對它們的生長和準備遷徙回非洲同樣重要。」



皇家鳥類保護協會志工協調員菲奧娜·羅賓遜表示,他們的目標是在拉特林島上「創造一個可持續的秧雞種群」。她說:「兩年後,這些[蕁麻]將達到一個可愛的高度,它們[秧雞]將擁有一個美好的家。每個雄性都會有兩到三隻雌性,這個數字一直很穩定,我們希望它會穩定增長。我們正努力達到十隻,這樣我們就可以說我們在島上有一個可持續的種群。」



格萊尼斯·摩根參加了1月在巴利卡斯爾的沃特托普農場舉行的蕁麻挖掘活動。她說:「很高興看到結果,並意識到蕁麻的生產力有多高。我期待聽到我們該地區有更多的秧雞。」



肖恩·博伊德是一位退休的乳品農民,他參加了皇家鳥類保護協會的項目。博伊德先生解釋說:「六十年前,當我還是個和父親在農場上的小男孩時,你走在農場裡,在星期六晚上你本來可以看到三四十種不同的鳥類。」他表示:「十年前我退休後,我有時間觀察大自然和聆聽大自然,從那時起,我再次對它產生了興趣。參與大自然的活動可以說是在我內心深處孕育出來的。」



在英國,秧雞在《第五次關注鳥類保育》中被列為紅色。這種隱密的鳥類發出刺耳的嘎嘎聲作為其繁殖叫聲——主要在夜間聽到,有時會持續數小時。它們喜歡在草地和乾草田中築巢,這些地區有大量高大的植物覆蓋,它們大部分時間都躲藏起來。它們是北愛爾蘭和蘇格蘭部分地區的夏季遊客,在非洲中部和南部過冬。秧雞身體呈圓形,脖子長,像水雞,但喙短而粗。羽毛大多為黃褐色,背部有較深的條紋,側翼有淺色的條紋。喉嚨和眼睛上方有灰色斑塊。
2025/04/22 | 環境

響應「五月不割草」運動,英國呼籲民眾留長草地助益生態

2025/04/22 | 環境

英國解除部分地區禽流感管制措施

2025/04/22 | 環境

2025世界地球日聚焦再生能源,呼籲全球加速能源轉型

2025/04/22 | 環境

曼島風力發電計畫啟動野生動物調查,評估潛在影響

2025/04/22 | 環境

薩里郡高爾夫球場改建計畫遭委員會報告評為「不適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