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海冰覆蓋面積創新低,氣候變遷警訊再起 - NewsPopGo

全球海冰覆蓋面積創新低,氣候變遷警訊再起

2025/02/15 | 環境

最新衛星數據顯示,全球海洋的冰封範圍已降至歷史新低,這對於維持地球的冷卻至關重要。南北極的海冰如同巨大的鏡子,將大部分太陽能量反射回太空。然而,隨著氣溫上升導致這些冰層縮小,下方深色海洋吸收更多熱量,進一步加劇全球暖化。



截至2月13日的五天內,北極和南極海冰總面積為1576萬平方公里,打破了2023年1月至2月創下的1593萬平方公里的前一個五天最低紀錄。北極海冰目前正處於一年中最小的範圍,而南極海冰也逼近1970年代末期有衛星紀錄以來的新低。



北極海冰因應全球暖化而減少的趨勢已是不爭的事實。其夏季末的覆蓋範圍已從1980年代的平均700萬平方公里,下降至2010年代的450萬平方公里。儘管如此,直到2010年代中期,南極海冰仍展現出非凡的韌性,與先前的預測相反。



近年來,南極海冰的覆蓋範圍出現一系列的極低值,儘管其中仍存在許多自然變異性。



科學家指出,南極洲已進入海冰覆蓋範圍較低的新階段。南極海冰相對較薄且易於移動,更容易受到風的影響而破裂。但暖空氣和暖水也可能在本次的低點中發揮關鍵作用。南極冰棚的表面融化現象也尤其嚴重,這與高氣溫有關。



北極地區正值冬季,理應達到年度最大海冰覆蓋範圍。然而,目前的海冰範圍比以往任何一年都低近20萬平方公里,且自2024年末以來一直處於非常低的水平。這部分是由於哈德遜灣周圍的冰層凍結較晚,異常溫暖的海水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冷卻下來。除了海水變暖之外,一些風暴也擾亂了巴倫支海和白令海周圍的冰層,而海冰厚度的長期減少可能會加劇這些影響。



近期,北極海冰已進一步低於平均水平。2月初,北極附近的氣溫比正常高出約20°C,導致斯瓦爾巴群島等地出現融化現象。雖然冬季極低的覆蓋範圍不一定意味著北極在2025年全年都會出現破紀錄的狀況,但由於北極的暖化速度幾乎是全球平均速度的四倍,未來幾十年的下降幾乎是不可避免的。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預計,北極最早可能在2050年之前,至少有一次在夏季結束時基本沒有海冰。一些最新研究表明,這種情況可能發生得更早。兩極海冰的減少不僅對當地野生動物(如北極熊和企鵝)產生影響,也對地球的氣候造成影響。一項研究顯示,自1980年代初期至中期以來,由於明亮、反射性冰層的面積減少,極地海冰的自然冷卻效應已損失約14%。
2025/02/15 | 環境

威爾斯山區野火頻傳,原因何在?

2025/02/15 | 環境

布萊頓展開榆樹疫苗接種計畫,對抗榆樹病蔓延

2025/02/15 | 環境

英國湖區水壩移除計畫引發爭議,環保團體與居民強烈反對

2025/02/15 | 環境

蘇格蘭新法規恐加劇山火風險,環境團體示警

2025/02/15 | 環境

凱斯維克鎮擬採「自然工法」降低洪患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