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大選將於5月3日舉行,黃循財總理迎來首次選舉考驗 - NewsPopGo

新加坡大選將於5月3日舉行,黃循財總理迎來首次選舉考驗

2025/04/15 | 政治

新加坡預計將於5月3日舉行全國大選,這將是新任總理黃循財上任後的首次選舉考驗。本次選舉競選期僅為九天,預計焦點將集中在生活成本上升、住房需求、就業以及人口老化帶來的醫療保健需求增長等議題上。



外界普遍預期執政的人民行動黨(PAP)將再次勝選。自1959年英國賦予新加坡自治權以來,人民行動黨在歷次選舉中均取得勝利。上次大選在2020年,反對黨工人黨贏得了10個席位,是自1965年新加坡獨立以來反對黨取得的最大勝利。本次大選將有97個席位待選。



儘管人民行動黨在2020年贏得了93個席位中的83個,但無疑希望在今年的選舉中取得更強勢的勝利,因為上次選舉被視為該黨的一次挫折。根據路透社報導,引述YouGov的民調數據顯示,3月份接受調查的1845名新加坡人中,有44%已決定投票意向。其中,63%表示將選擇執政黨,15%將支持主要反對黨工人黨。



本次選舉被視為對去年上任的總理黃循財的首次真正考驗。他接替了擔任總理長達20年的李顯龍。黃循財在2月份發表了他作為國家領導人的首次預算案,推出了一系列稅收減免、補助和針對特定行業的措施,旨在緩解生活成本壓力,一些分析師稱之為旨在選前「營造良好氛圍」的預算。



自1965年獨立以來,新加坡僅有四位總理,均來自執政的人民行動黨。首任總理是李顯龍的父親李光耀,他被廣泛認為是現代新加坡的締造者,並領導該國長達25年。



新加坡的政治格局長期由人民行動黨主導,儘管該黨在2020年受到一系列醜聞的衝擊,包括一名高級部長因腐敗調查被捕,以及兩名議員因婚外情辭職。



投票是新加坡275萬合格公民的義務。新加坡的選舉制度與英國的領先者當選制度相似,但也存在關鍵差異,使得反對黨更難獲勝。



議員競選的選區規模各不相同,較大的選區不由個別議員代表,而是由最多五名議員組成的團隊代表,稱為集選區(GRCs)。該系統於1988年推出,旨在納入更多新加坡少數族裔的代表性,以便各政黨可以「冒險」推選一到兩名少數族裔候選人。



候選人還必須支付13,500新加坡元(約9,700美元)的保證金才能參選,並且需要贏得超過八分之一的總票數才能取回保證金。



選區的選區劃分也經常因應人口增長而改變,反對黨表示這種做法不夠透明,相當於傑利蠑螈,但政府始終否認。
2025/04/15 | 政治

北愛爾蘭協議:英國政府駁回觸發「斯托蒙特煞車」的要求

2025/04/15 | 政治

卡尼勝選後加拿大面臨分裂,世代差異成隱憂

2025/04/15 | 政治

英國斯塔福德郡地方議會選舉登場,選民踴躍投票

2025/04/15 | 政治

諾丁漢郡坑洞問題引發選戰焦點,各黨派承諾修繕

2025/04/15 | 政治

威爾斯議會性騷擾調查機制引爭議,獨立調查提案遭否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