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封已久的地方刊物《拜克鳳凰》重見天日,再現紐卡索東區昔日風華 - NewsPopGo

塵封已久的地方刊物《拜克鳳凰》重見天日,再現紐卡索東區昔日風華

2025/04/19 | 社會

一份塵封數十年的地方刊物《拜克鳳凰》(Byker Phoenix)近日以特刊形式重新發行。這份由志工營運的刊物,在1970至80年代記錄了英國紐卡索東區的生活點滴,內容涵蓋政治事件到生活瑣事,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面貌。



藝術家兼電影製作人哈利·勞森(Harry Lawson)在檔案館中偶然發現了一些舊刊物,遂決定製作一份新的特刊。他將原版文章與新撰寫的內容穿插編排,呈現近年來拜克地區的變遷與發展。



這份特刊是勞森在紐卡索當代藝術館(NCA)舉辦的「史蒂芬尼西部」(Stepney Western)展覽的一部分。該展覽是他長期關注拜克地區的成果展現。



勞森出生於桑德蘭,他拍攝了一部實驗性紀錄片,將紐卡索的內城區描繪成蠻荒西部,聚焦於一群來自史蒂芬尼岸馬厩的年輕騎手,他們在主流教育體系中掙扎求生。除了持續放映的紀錄片外,展覽還展出了多年來拜克的檔案照片,呈現勞森所稱的「邊境敘事」。



勞森表示:「這是一種所有土地都可供爭奪的概念,隨之而來的是對土地和權力的爭奪。拜克是一個經歷週期性變遷的地方。在70、80年代,由於排屋拆遷和拜克牆的建造,這裡發生了劇烈的變化。現在,一種新的、截然不同的變化正在發生,這種變化更加 тихо,也 менее драматичное。這並非一個獨特的故事,而是一個中產階級化的故事。」



在奧斯本信託基金會尋找檔案照片時,勞森偶然發現了《拜克鳳凰》雜誌的舊版本。他表示:「我立刻被它那種真正以社區為中心的特點所吸引。」



他閱讀的第一版雜誌包括一篇關於芬蘭攝影師西爾卡-莉薩·孔蒂寧(Sirkka-Liisa Konttinen)如何用她的標誌性影像捕捉社區風貌的評論文章,以及一篇當地婦女抱怨牆壁濕氣增加的文章。



勞森說:「對我來說,這既有趣又出色。如果拜克的人民有任何感受,都會在《鳳凰》上反映出來。因此,你會看到政治評論和瑣碎抱怨之間有趣的並列,我認為這非常棒。」



《鳳凰》雜誌在1970和80年代發行,並在2000年代初短暫復興。勞森找到了最初參與《鳳凰》雜誌出版的人,並徵得他們的同意,為他的展覽製作了一份特別版。



勞森的「時間融合」版本並非策劃一份全新的版本,而是將50年前的文章和廣告與關於現代拜克和目前紐卡索當代藝術館(NCA)的「史蒂芬尼西部」展覽的新文章混合在一起。



在選擇以前的文章時,他說他被那些「關於該地區即將發生的變化,以及明確社區多年來如何應對變化」的文章所吸引。



勞森還收錄了一些文章和插圖,這些內容清楚地表明了《鳳凰》在財政困難和缺乏志願者的情況下,如何努力維持運營。



「在最後一頁有一個暗示,暗示是否有人願意接過《鳳凰》的衣缽。如果有人能接手,那就太棒了。我認為在沒有預算的情況下,這是一項艱鉅的任務,但這也是向讀者提出的一個小問題。」



「史蒂芬尼西部」展覽將在紐卡索當代藝術館(NCA)持續至4月26日。
2025/04/19 | 社會

英國雇主執照遭嚴格審查,移工處境堪憂

2025/04/19 | 社會

北愛爾蘭德里郡:鄧吉文Legavallon Road發生嚴重車禍,重機騎士命危

2025/04/19 | 社會

特倫特河畔斯托克舊圖書館有望改建為活動場地

2025/04/19 | 社會

伍爾弗漢普頓退伍軍人獲邀加入每月早餐俱樂部

2025/04/19 | 社會

英國彼得伯勒針對亞裔女性的家暴防治計畫受肯定,有望推廣至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