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善網紅引爭議:鏡頭下的善舉是真誠還是表演? - NewsPopGo

行善網紅引爭議:鏡頭下的善舉是真誠還是表演?

2025/02/11 | 社會

近年來,在社群媒體上出現越來越多的「行善網紅」,他們透過影片記錄幫助他人的過程,吸引大量關注。然而,這些看似充滿愛心的行為,也引發了一些批評與質疑。



這些行善網紅的常見手法包括:秘密拍攝給予陌生人金錢、演唱會門票、運動賽事門票或免費理髮等。透過這些影片,他們希望能傳達正能量,並鼓勵更多人行善。



市場行銷機構創意策略總監 Saoirse Cleary 指出,這類影片之所以受歡迎,是因為它們結合了社群媒體演算法和受眾偏好的多項要素:引人入勝的開頭、引人入勝的標題、真誠的敘事以及真實、無腳本的時刻。觀眾著迷於與普通人的真實互動,並在線上體驗中尋求積極、真實和情感共鳴。



然而,批評者認為,這些善舉有時可能帶有表演性質,其目的在於吸引更多觀看次數、互動和最終的經濟回報,而非純粹的利他動機。心理治療師 Hilda Burke 則對影片中「鎖定」需要幫助的弱勢群體,並要求他們提供幫助的行為,感到不安。她認為,這種做法可能讓參與者感到自己被利用,並質疑那些沒有配合「演出」的人會面臨什麼樣的後果。



面對質疑,部分行善網紅辯稱,透過社群媒體傳播善行是一種有效的策略,能募集更多資金,幫助更多人。一位名為 Samuel Weidenhofer 的網紅表示,如果在給予擁抱前告知對方,就會失去真實性。但他承認,現在他避免在未經同意的情況下拍攝他人,因為這讓他感到不自在。



另一位網紅 Zachery Dereniowski 也意識到,直接給予弱勢群體大量金錢可能存在問題。他曾為一對住在車裡的父子籌集了 24 萬美元,此後,他開始更周全地考慮如何提供長期幫助,例如協助他們進行財務規劃、找到工作、償還債務、購屋和支付租金。



儘管行善網紅的行為引發爭議,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們的影片確實觸動了許多人的心弦,並在一定程度上傳遞了正能量。至於這些善舉是真誠還是表演,則有待進一步觀察與討論。
2025/02/11 | 社會

酒駕男子在黑潭撞傷遊客遭判刑

2025/02/11 | 社會

彼得 borough 特殊學校擴建計畫,預計增加 40 個名額

2025/02/11 | 社會

英國盧斯鎮女性命案:一名男子獲保釋

2025/02/11 | 社會

柯比市毒廢料案:律師坦承質詢家屬恐使情況更糟

2025/02/11 | 社會

英國廣播公司總部外雕像修復完成,揭露雕塑家性侵歷史引發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