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生成「迷你我」風潮引發隱憂:趣味背後的能源與版權爭議 - NewsPopGo

AI生成「迷你我」風潮引發隱憂:趣味背後的能源與版權爭議

2025/04/11 | 科技

近來,社群媒體上掀起一股利用生成式人工智慧(AI)工具,如ChatGPT和Copilot,將個人形象轉化為迷你玩偶或公仔的風潮。不少品牌和網紅也紛紛加入,打造自己的「迷你版」。然而,這股看似無傷大雅的潮流,卻也引發了對AI能源消耗、數據使用以及版權問題的擔憂。



使用者只需上傳個人照片至AI工具,並提供詳細的文字描述,指示AI生成理想的玩偶樣貌,包括服裝、配件,甚至是模仿知名玩具(如芭比娃娃)的包裝盒和字體。許多人還會進一步客製化,加入姓名、職業和個人風格。



儘管偶爾會出現與本人不符的有趣錯誤,但如同其他生成式AI工具,圖像生成器也可能產生虛構內容,並對個人外貌做出臆測。除了普通用戶,包括美妝公司Mario Badescu和英國皇家郵政等品牌也加入了這波風潮。



雖然這股風潮為人們帶來了樂趣,但也引發了對環境影響的關注。倫敦瑪麗王后大學的Gina Neff教授指出,ChatGPT正在「燃燒能源」,其數據中心每年的耗電量甚至超過117個國家。TechRadar美國版編輯Lance Ulanoff也表示,AI內容生成並非沒有代價,我們或許應該重新思考如何更明智地使用它。



此外,另一個隱憂是,AI技術可能使用了受版權保護的數據來生成圖像,卻沒有支付相應的費用。Neff教授認為,這種現象對隱私、文化和地球構成了三重威脅。MSL UK的Jo Bromilow也質疑,一個可愛有趣的結果是否真的值得我們付出這些代價。



BBC科技編輯Zoe Kleinman親自體驗了製作AI玩偶的過程。她發現,雖然生成圖像只需幾分鐘,但要獲得滿意的效果,需要不斷調整細節,例如膚色、髮色等。她也坦言,這項技術的背後,是數據中心裡大量運作的伺服器,或許可以將這些資源用於更有意義的用途。因此,在使用AI的同時,我們有必要建立完善的規範,才能以更負責任的態度運用這項技術。
2025/04/11 | 科技

Meta擴展青少年帳號至臉書與Messenger,強化安全防護

2025/04/11 | 科技

英國電信 Virgin Media O2 七月起關閉 3G 訊號

2025/04/11 | 科技

北愛爾蘭稅單驚現假冒網站連結,網路安全警察介入調查

2025/04/11 | 科技

曼島北部銅纜網路關閉在即,電信公司舉辦說明會

2025/04/11 | 科技

光纖網路未及,英國小鎮居民面臨網速落差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