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政策下的東南亞困境:左右為難的選擇 - NewsPopGo

川普關稅政策下的東南亞困境:左右為難的選擇

2025/04/17 | 全球

美國前總統川普過去對中國祭出關稅壁壘,曾讓部分越南企業家郝黎(Hao Le)看見商機。他的公司與其他數百家企業一樣,開始與面臨西方國家限制的中國出口產品競爭。郝黎在海陽省新興工業中心設立的SHDC電子公司,每月向美國銷售價值200萬美元的手機和電腦配件。



然而,如果川普政府對越南商品徵收46%的關稅,這項收入可能會消失。這項計畫目前暫緩至七月初。郝黎表示,這對他的企業將是「災難性的」。他補充說,在越南國內銷售並非可行選項,「我們無法與中國產品競爭。這不僅是我們面臨的挑戰,許多越南公司在本土市場都難以生存。」



2016年川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導致大量原本要銷往美國的廉價中國商品湧入東南亞,衝擊了許多當地製造商。但同時,也為其他企業開啟了新的機會,讓它們得以進入希望減少對中國依賴的全球供應鏈。



然而,川普政府若再次實施關稅,可能會關閉這些機會之門。這對越南和印尼等快速成長的經濟體來說,無疑是一大打擊,這些國家正積極爭取在晶片和電動車等產業中扮演關鍵角色。東南亞各國發現自己身處於全球兩大經濟體之間——中國是它們強大的鄰國和最大的貿易夥伴,而美國則是重要的出口市場,可能為了達成協議而犧牲它們的利益。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本週訪問了越南、馬來西亞和柬埔寨,呼籲各國團結對抗川普政府的關稅政策。這次訪問雖然是早就規劃好的行程,但由於東南亞對中國經濟的重要性,因此更具緊迫性。2024年,中國出口額達到創紀錄的3.5兆美元,其中16%銷往東南亞,使其成為中國最大的市場。



馬來西亞貿易部長東姑賽夫魯阿齊茲(Tengku Zafrul Aziz)在習近平到訪前表示:「我們不能選擇,也永遠不會在中國和美國之間做出選擇。如果這個問題與我們的利益背道而馳,我們將會保護自己。」



在川普政府宣布全面關稅後,東南亞各國政府紛紛開始採取行動。越南領導人向美國提議完全取消美國商品的關稅。美國市場對越南至關重要,越南是一個新興的電子產品強國,三星、英特爾和富士康等製造業巨頭都在此設廠。



與此同時,泰國官員帶著一項包括增加美國進口和投資的計畫前往華盛頓。美國是泰國最大的出口市場,因此泰國希望避免川普政府可能恢復對泰國徵收的36%關稅。



東南亞國家協會(東協)已排除對川普政府的關稅採取報復行動,而是選擇強調其對美國的經濟和政治重要性。東姑賽夫魯阿齊茲表示:「我們理解美國的擔憂。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表明,東協,特別是馬來西亞,可以成為橋樑。」



東南亞以出口為導向的經濟體一直扮演著橋樑的角色,它們從中國和美國的貿易和投資中受益。然而,川普政府暫緩的關稅可能會破壞這種平衡。印尼擁有豐富的鎳儲量,目標是成為全球電動車供應鏈的關鍵一員,可能面臨32%的關稅。馬來西亞正準備成為半導體中心,可能受到24%的關稅衝擊。柬埔寨是中國的盟友,面臨最高的關稅:49%。作為該地區最貧窮的國家之一,柬埔寨已成為中國企業規避美國關稅的轉運中心。目前,中國企業擁有或經營著90%的服裝工廠,這些工廠主要向美國出口商品。



儘管川普政府暫緩了這些關稅,但馬來西亞民主與經濟事務研究所的經濟學家 Doris Liew 表示,「損害已經造成。」她說:「這為該地區敲響了警鐘,不僅要減少對美國的依賴,還要重新平衡對任何單一貿易和出口夥伴的過度依賴。」



印尼的企業主擔心,川普政府對中國徵收145%的關稅,意味著來自中國競爭對手的競爭將會加劇,因為這些競爭對手將無法再向美國出口商品。由於消費者歡迎價格具有競爭力的中國產品,從服裝、鞋子到手機,但成千上萬的當地企業無法與如此低的價格競爭。



東南亞各國政府紛紛採取保護主義措施,當地企業要求免受中國進口商品的影響。去年,印尼考慮對一系列中國商品徵收200%的關稅,並封鎖了在中國商家中流行的電子商務網站 Temu。泰國加強了對進口商品的檢查,並對價值低於1500泰銖(45美元;34英鎊)的商品徵收額外稅。今年,越南兩次對中國鋼鐵產品徵收臨時反傾銷稅。據報導,在川普政府最新宣布關稅後,越南將加強取締經由其領土轉運至美國的中國商品。
2025/04/17 | 全球

英國夫婦遭塔利班拘留,家屬呼籲美國協助釋放

2025/04/17 | 全球

印度珠寶商莫胡爾·喬克西因詐騙案在比利時被捕

2025/04/17 | 全球

哈利王子安全維護降級案上訴 法庭審理

2025/04/17 | 全球

愛丁堡大學歸還日本愛努族人頭骨,落葉歸根

2025/04/17 | 全球

援助人員詹姆斯·亨德森逝世一周年,家人與朋友追憶其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