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時代太空船殘骸本週恐墜落地球 - NewsPopGo

蘇聯時代太空船殘骸本週恐墜落地球

2025/05/07 | 全球

一顆在軌道運行超過半世紀的蘇聯時代太空船殘骸,預計將在本週重返地球。據了解,這艘名為「Kosmos 482」的太空船於1972年發射,原計劃前往金星執行任務,但最終未能脫離近地軌道,並解體成四個部分。



據估計,其中一塊殘骸,研判為登陸探測器,將於5月10日前後重新進入大氣層。部分結構可能在穿越大氣層的過程中倖存。由於重返大氣層的具體情況仍存在許多未知數,包括可能的墜落地點,但專家表示,即使有殘骸未完全燒毀,由於地球表面70%被海洋覆蓋,造成重大損害的可能性仍然很低。



歐洲太空總署的資深太空碎片減緩分析師Stijn Lemmens指出,相較於被太空碎片擊中,贏得彩券的機率更高。據悉,該登陸艙是一個堅固的球形物體,直徑約一公尺,重量近半噸。它原本設計用於承受金星大氣層的極端高溫和高壓,因此具備堅固的隔熱罩和耐用結構。這也是專家認為它可能在不受控制的情況下穿越地球大氣層並倖存的原因。



不過,原用於減緩登陸器下降速度的降落傘系統,在太空經歷50多年的時間,可能早已劣化。儘管如此,該太空船殘骸的預計飛行路徑涵蓋南北緯51.7度之間的廣大區域,覆蓋了世界上大部分有人居住的地區,潛在的墜落範圍北至倫敦,南至南美洲南端。



據了解,人造物體重返地球大氣層的情況其實相當頻繁,較大的太空船每週都會發生,較小的物體則每天都會發生。一般情況下,物體會在抵達地面之前在大氣層中燃燒殆盡。中國的長征5B火箭助推器於2022年墜入印度洋,而天宮一號太空站則於2018年在太平洋上空大部分燃燒殆盡。



目前,國際太空機構正在密切追蹤Kosmos 482的動態。專家呼籲,未來的太空船在設計上應具備安全脫離軌道的能力,最好是透過可控制的重返大氣層方式,以便精確預測著陸地點,從而降低碎片撞擊人口稠密地區的風險,保護人民和財產安全,同時管理太空碎片對環境的影響。
2025/05/07 | 全球

習近平與普丁的微妙關係:既親近又保持距離

2025/05/07 | 全球

美防長再爆爭議:於Signal群組分享葉門空襲細節

2025/05/07 | 全球

兩名加薩女孩抵達英國接受醫療救治

2025/05/07 | 全球

馬德琳·麥卡恩失蹤案嫌疑人布呂克納再添新指控

2025/05/07 | 全球

涉嫌支持哈瑪斯人士非法入境英國遭判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