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瓦合甫法修正案引發爭議:穆斯林捐贈土地的漫長法律戰 - NewsPopGo

印度瓦合甫法修正案引發爭議:穆斯林捐贈土地的漫長法律戰

2025/04/16 | 全球

印度總理莫迪政府推出的一項備受爭議的新法律,再次將瓦合甫(Waqf)——即印度穆斯林數百年來捐贈的土地和財產——置於聚光燈下。瓦合甫在許多穆斯林佔多數的國家是一種傳統,這些財產被用於設立和運營學校、孤兒院、醫院、銀行和墓地。



在印度,這些財產由各邦政府成立的瓦合甫委員會管理,中央瓦合甫委員會負責協調其運作。然而,數十年來,全國各地有數千塊價值數十億盧比的土地,都陷入了法律糾紛。



例如,在印度首都德里,有超過一千處此類財產,包括清真寺、墓地和陵墓。作為這座城市數百年伊斯蘭傳統的象徵,它們一直被用於宗教、教育和慈善目的,以造福社群。其中至少有 123 處正處於德里瓦合甫委員會與聯邦政府之間曠日持久的所有權糾紛中。



這些只是印度各地瓦合甫委員會與私人(包括穆斯林和非穆斯林)以及政府部門之間數千起案件中的一小部分。聯邦政府聲稱,新的《2025 年瓦合甫修正案》將解決這些挑戰,該法案對現有制度進行了許多修改。



許多穆斯林領袖和反對黨批評該法律,稱其為削弱少數族群權利的企圖,並在一些邦引發了抗議和暴力事件。印度最高法院也已開始審理一系列質疑該法律的訴訟。



瓦合甫爭端源於多種原因,包括不明確的土地所有權、口頭宣布財產為瓦合甫、不一致的法律、與土地黑幫的勾結以及多年的官方忽視。



政府數據顯示,在印度 (帳面上) 的 872,852 處瓦合甫財產中,至少有 13,200 處捲入法律糾紛,58,889 處遭到侵佔,超過 436,000 處的狀況不明。



一些說法引起了全國關注。例如,不同邦的瓦合甫委員會被指控錯誤地聲稱擁喀拉拉邦一個以基督徒為主的村莊、古吉拉特邦的幾座政府建築以及卡納塔克邦農民使用的大片土地的所有權。



聯邦政府表示,瓦合甫委員會已宣布擁有印度各地 5,973 處政府財產的所有權——但瓦合甫委員會否認了這一說法,堅稱它們合法擁有這些地點。



一些爭端可以追溯到 1947 年印度的分裂。在旁遮普邦,該邦 75,965 處瓦合甫財產中有一半以上被「侵佔」,這是移民遺留下來的問題,導致許多穆斯林財產懸而未決。



最受關注的爭議點之一是取消了一項稱為「使用者瓦合甫」的條款——該條款允許將長期被穆斯林用於宗教或慈善目的的財產指定為瓦合甫。根據政府記錄,有 402,000 處瓦合甫財產被歸類為「使用者瓦合甫」。這可能是因為它們是幾十甚至幾個世紀前口頭捐贈的,沒有契約或文件。



批評人士認為,取消這一條款將引發新的爭端,並加劇現有的爭端,因為即使是多年來一直在積極使用的財產,也可能出現新的索賠人。
2025/04/16 | 全球

澳洲警力招募瞄準英國:南澳警局祭優渥條件吸引伯明罕警員

2025/04/16 | 全球

烏克蘭與俄羅斯互相指責違反「復活節休戰」協議

2025/04/16 | 全球

牛津大學追授學位,表彰首位入學的毛利族女學生

2025/04/16 | 全球

香農機場發生安全漏洞:三人因擅闖遭逮捕

2025/04/16 | 全球

薩克島公布解放紀念日活動計畫,英國王室成員將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