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結束80年,倫敦街頭仍可見戰爭傷痕 - NewsPopGo

二戰結束80年,倫敦街頭仍可見戰爭傷痕

2025/05/08 | 全球

儘管倫敦的街道看似現代化,但在建築物和巷弄間,仍隱藏著二次世界大戰留下的無聲印記。這些包含壁爐、殘破的牆壁和褪色的防空洞標誌,訴說著在閃電戰中被遺忘的倖存與毀滅故事。



沿著倫敦市區的文森特街走去,在一面花園牆後,仍可看到當年被摧毀房屋的壁爐。導覽員表示,看到某戶人家的景象,讓人覺得更加真實,有時被炸彈擊中與否全憑運氣,這想必非常難熬,一切都是隨機的。



二戰結束80年後,這場六年衝突的傷痕依然銘刻在倫敦各處。有些被當作紀念物保留,有些則是意外留存,但都呈現了當時的生活樣貌。據估計,約有12,000噸的敵方炸彈落在倫敦,造成近3萬人死亡。



在南肯辛頓博物館區的展覽路上,閃電戰的痕跡清晰可見,維多利亞和艾伯特博物館的西牆嚴重龜裂,彈痕累累。馬路對面的自然歷史博物館牆壁也同樣佈滿坑洞,這都是1941年4月19日遭受猛烈攻擊的結果。



倫敦金融城在1940年8月25日於巴比肯附近的前街落下第一顆炸彈後,便首當其衝地遭受德國空軍的襲擊。聖保羅座堂以南的泰晤士河沿岸地區在閃電戰中遭受了巨大的破壞。聖鄧斯坦教堂也曾是倫敦大火後,由建築師克里斯多夫·雷恩爵士重建的52座教堂之一,但在閃電戰中遭到摧毀。由於戰後缺乏資金,該地點在隨後的幾十年中有了新的用途,成為了一座花園。



在斯托克紐ington,裝飾藝術風格的市政廳的磚牆上,仍然可以看到深色三角形的痕跡,那是為了躲避德國的空襲而偽裝起來的。同樣地,旺茲沃思橋仍保持著灰藍色,那是為了在1939年完工後隱藏敵方轟炸機而塗上的顏色。在更西邊的帕特尼橋車站,有一座矮胖的混凝土建築,月台盡頭有小小的瞭望窗,那是首都僅存的幾個碉堡之一。戰爭爆發時,為了以防萬一德國軍隊入侵倫敦,在城市周圍建立大量此類建築作為最後防線。



在泰晤士河南岸,可以看到形狀奇特的欄杆圍繞著幾個二戰後建造的住宅區。政府製造了約60萬個金屬擔架,易於清潔且可以大量生產,以便在空襲等情況下運送傷患。由於擔心遭受毒氣攻擊,這些擔架由金屬製成,可以輕鬆消毒。但由於許多從未使用過,倫敦郡議會便開始將它們豎立在新的住宅區周圍作為欄杆。



在橢圓形後面的房屋後花園中,仍然可以看到一個波紋鐵皮的二戰安德森防空洞,它埋在地下,上面覆蓋著土壤和植被。在它的混凝土底座內,還留存著一張床的框架,當年一家人就睡在這上面,而德國轟炸機則在該地區投下炸彈。屋主表示,一枚炸彈落在了街上,這個防空洞裡的人倖存了下來,但其他人就沒有那麼幸運了。警報響起,周圍一片漆黑,他們不能熄燈,必須在炸彈可能落在附近的情況下進入這裡,這一定非常可怕。
2025/05/08 | 全球

潛水客臉書尋寶,300英鎊購得一戰沉船

2025/05/08 | 全球

教宗方濟各安葬於羅馬,長眠於聖母大殿

2025/05/08 | 全球

群眾湧入聖伯多祿大教堂,瞻仰教宗方濟各遺容

2025/05/08 | 全球

日本新幹線因蛇纏繞電線停駛,正值黃金週疏運高峰

2025/05/08 | 全球

科學家探測聖托里尼火山,尋找下次大爆發的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