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行政區劃60年:揭秘32區命名由來 - NewsPopGo

倫敦行政區劃60年:揭秘32區命名由來

2025/03/30 | 政治

1965年4月1日,倫敦地方政府進行了重大變革,確立了現今的32個行政區劃。這些行政區與倫敦市共同構成了這座城市的獨特面貌。在這些行政區成立60週年之際,讓我們回顧一下現代倫敦誕生的過程。



1963年《倫敦政府法案》確定了邊界劃分後,行政區的命名工作隨即展開。河流、橋樑、拼寫差異以及古老教區的軍事職責等因素,都影響了最終的命名。地方政府部長基思·約瑟夫爵士明確規定,行政區名稱中不得包含「and」一詞。



例如,旺斯特德和伍德福德合併後,為了遵守規定,最終命名為紅橋(Redbridge),而非旺斯特德和伍德福德。溫布利與威爾斯登合併,儘管兩地在1960年代幾乎沒有共同點,但合併後以流經該區的河流命名為布倫特(Brent)。費爾特姆、赫斯頓和艾爾沃斯,以及布倫特福德和奇斯威克,最終組成了豪恩斯洛(Hounslow)。



塔村(Tower Hamlets)的命名與倫敦塔附近的教區有關,這些教區對倫敦塔的警官負有軍事責任。哈林蓋(Haringey)的命名則有些令人費解,它是霍恩西、托特納姆和伍德格林的合併,名稱取自新行政區的一小部分地區哈林蓋。



據一位YouTube用戶的說法,有三個新的行政區希望被命名為河畔(Riverside),其中一個甚至不在泰晤士河畔。多數行政區選擇了現有的名稱,例如,南 gate、恩 field和埃德蒙頓合併後被命名為恩 field。東漢姆和西漢姆合併為紐漢姆(Newham)。克拉珀姆和斯特里漢姆合併為蘭貝斯(Lambeth)。東巴內特、弗林巴內特、亨頓和芬奇利合併為巴內特(Barnet)。



切爾西成功說服部長,「切爾西」是一個重要的歷史名稱,因此可以破例。肯辛頓和切爾西皇家自治市是1965年成立的32個行政區中唯一一個名稱中包含「and」的行政區。後來的立法允許創建巴金和達格南,以及哈默史密斯和富勒姆。



新河(New River)曾是芬斯伯里和伊斯靈頓都市自治市合併的提議名稱,但伊斯靈頓認為伊斯靈頓更合適,最終該行政區被命名為伊斯靈頓。



1957年成立的大倫敦地方政府皇家委員會(又稱赫伯特委員會)啟動了這次重組。該委員會於1960年發布的最終報告建議進行徹底變革,大倫敦地區由內倫敦和外倫敦組成,結構混亂。基思·約瑟夫爵士修改了計劃,提議設立34個行政區,並劃定了邊界。到1963年該法案在議會通過時,行政區數量已減少到32個。



新的大倫敦委員會(GLC)也於1965年4月1日成立,負責消防、救護車和防洪等全市服務。倫敦各區接管了社會護理、圖書館和墓地等服務。1986年,約瑟夫的門生瑪格麗特·撒切爾廢除了GLC,1990年廢除了內倫敦教育局(ILEA)。



2000年,倫敦舉行了第一次市長選舉,並成立了大倫敦議會。正如前GLC一樣,領導人(現在稱為市長)是肯·利文斯通。



基思·約瑟夫爵士在1963年辯論立法時闡述了他對倫敦的願景。他說,新的行政區「應基於一個自然的中心,以履行這些職責並喚起必要的忠誠度。這與官僚主義截然相反。我們正在採取這一措施,因為我們試圖為大倫敦人民創造一個潛在的社區」。



60年過去了,無論納稅人是否對其行政區抱有「必要的忠誠度」,它都是倫敦居民生活地點的一個有用的標誌。從豪恩斯洛到哈克尼,從黑弗靈到哈林蓋,你所在的行政區說明了你所居住的倫敦社區。
2025/03/30 | 政治

受預算削減影響,美國駐愛丁堡領事館面臨關閉威脅

2025/03/30 | 政治

丹麥與格陵蘭展現團結,反對美國潛在的「吞併」威脅

2025/03/30 | 政治

西英格蘭聯合管理局市長選舉:選民指南

2025/03/30 | 政治

川普執政百日:支持者評價兩極,政策步調引發辯論

2025/03/30 | 政治

川普政府誤遣男子至薩爾瓦多,參議員范荷倫稱其受「精神創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