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機器人競賽開打,誰能勝出? - NewsPopGo

人形機器人競賽開打,誰能勝出?

2025/04/24 | 科技

德國漢諾威的工業展上,各家公司展示了最新的人形機器人技術。人形機器人的潛力巨大,不僅能成為企業界無需休假或加薪的勞動力,還可能成為理想的家務幫手。儘管如此,這項技術仍面臨挑戰。



Unitree的銷售經理Pedro Zheng表示,目前客戶需要為G1編寫程式才能執行自主功能。該公司的人形機器人G1以其高靈活度和精巧度在網路上廣受歡迎,主要面向研究機構和科技公司,提供開源軟體供開發使用。



特斯拉的Elon Musk表示,今年將生產數千個Optimus人形機器人,並期望它們能在特斯拉工廠中執行有用的任務。其他汽車製造商也紛紛效仿,例如BMW最近在美國工廠引入了人形機器人,而現代汽車則向波士頓動力公司訂購了數萬個機器人。



研究公司STIQ的創始人Thomas Andersson追蹤了49家開發人形機器人的公司,如果將範圍擴大到具有雙臂但依靠輪子移動的機器人,則有超過100家公司。他認為,中國公司有望在市場上佔據主導地位,因為中國擁有龐大的機器人供應鏈和生態系統,有利於快速迭代開發和研發。



Unitree的G1售價為16,000美元,價格相對低廉。STIQ的報告指出,全球近60%的人形機器人資金來自亞洲,美國則佔據了大部分剩餘資金。中國公司還享有國家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例如,上海有一個國家支持的機器人培訓機構,數十個人形機器人正在學習完成任務。



英國公司Kinisi創始人Bren Pierce表示,由於歐洲或美國公司必須從中國購買所有零組件,因此在亞洲製造機器人更具成本效益。Kinisi的KR1機器人專為倉庫和工廠設計,沒有腿,而是採用移動底座。Pierce強調,KR1的關鍵在於能與人類協作的軟體,目標是設計出一款簡單易用的機器人,讓普通倉庫或工廠工人也能在幾個小時內學會使用。



儘管人形機器人在工廠和倉庫中的應用前景廣闊,但要進入家庭環境仍需要時間。Pierce認為,雖然最終目標是開發出全能型機器人,但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任務,可能還需要10到15年的時間。
2025/04/24 | 科技

人形機器人競賽開打,誰能勝出?

2025/04/24 | 科技

無人駕駛車發展緩慢但穩步前進,安全疑慮仍存

2025/04/24 | 科技

從貨車司機到太空工程師:英國學徒計畫助力轉型

2025/04/24 | 科技

WhatsApp AI功能引爭議,用戶抱怨無法關閉

2025/04/24 | 科技

ChatGPT新增購物功能,AI觸角延伸至電商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