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波晶片植入人腦:癱瘓者重獲新生,科技倫理引發關注 - NewsPopGo

腦波晶片植入人腦:癱瘓者重獲新生,科技倫理引發關注

2025/03/27 | 科技

科技日新月異,腦機介面(BCI)技術已從科幻走入現實。美國一家神經科技公司開發出一款晶片,能將人類的想法轉換為電腦指令。今年一月,一位因意外癱瘓八年的30歲青年諾蘭成為全球首位植入此晶片的案例。



這並非首例腦波晶片植入手術,但因該公司創辦人的高知名度,備受矚目。諾蘭強調,重點並非個人或創辦人,而是這項科技本身。他表示,深知參與研究的風險,無論結果好壞,都能有所貢獻。



諾蘭於2016年因潛水意外導致肩部以下癱瘓,生活大受影響。這款腦波晶片透過偵測人類思考時產生的微弱電訊號,並將其轉換為數位指令,使他能用意念控制電腦游標,重拾部分自主能力。這項技術科學家已研究數十年。



儘管植入晶片後,諾蘭最初僅能透過想像手指移動來控制游標,但他很快就能夠下棋、玩遊戲。他表示,這讓他重新拾起過去因癱瘓而放棄的樂趣,甚至能擊敗朋友,這在過去是難以想像的。



然而,這項技術也引發隱私方面的擔憂。專家指出,若將腦部活動外傳,可能暴露個人的想法、信念和感受,使個人隱私蕩然無存。諾蘭則希望這項技術能進一步發展,讓他能夠控制輪椅,甚至操控人形機器人。



儘管如此,這項技術並非毫無挑戰。諾蘭曾因晶片部分脫落而失去對電腦的控制,這突顯了技術的局限性。工程師透過調整軟體修復了連接,但仍引發了專家對這項技術的擔憂。



另有其他公司也在探索腦機介面技術。一家公司開發的設備,透過頸部的靜脈植入,對運動神經元疾病患者的幫助較大,侵入性較低。一位使用者表示,他使用該設備搭配蘋果Vision Pro頭戴裝置,體驗了虛擬旅遊,並認為這項技術未來能為癱瘓者帶來巨大改變。



諾蘭的晶片植入研究為期六年,之後的發展仍未可知。但他相信,他的經驗可能僅僅是這項技術的開端,並有望能更深入地了解人腦。
2025/03/27 | 科技

腦波晶片植入人腦:癱瘓者重獲新生,科技倫理引發關注

2025/03/27 | 科技

BBC Cymru Fyw推出WhatsApp頻道,掌握威爾斯最新資訊

2025/03/27 | 科技

矽谷行人穿越道遭駭客入侵,冒充馬斯克與祖克柏發送虛假訊息

2025/03/27 | 科技

英國電信 Virgin Media O2 七月起關閉 3G 訊號

2025/03/27 | 科技

英國合作社集團證實遭網路攻擊,客戶資料外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