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德國佔領痕跡:澤西島的碉堡重生 - NewsPopGo

二戰德國佔領痕跡:澤西島的碉堡重生

2025/05/06 | 全球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佔領了海峽群島,並試圖將其打造成堅不可摧的堡壘。希特勒預計英國會迅速反攻,因此下令建造數百個碉堡、牆壁和隧道等防禦工事。



儘管部分設施在戰後遭到摧毀,但許多仍然存在,並在今日繼續發揮作用。德國人意識到澤西島南部和西部的沙灘非常適合登陸,登陸艇能夠將坦克和其他車輛直接運送到岸邊。



雖然已經存在一些防禦海堤,但德國人希望沿著聖奧賓灣和聖歐文灣建造連續的防禦牆,以抵禦坦克,並將海灘變成由碉堡火力控制的殺戮地帶。



1942年,他們將數百名奴隸和強迫勞工帶到島上,擴大防禦工事,其中許多可以追溯到拿破崙戰爭時期。工人們沿著海岸使用混凝土和鋼鐵建造牆壁。80年後,這些牆壁依然保護著澤西島免受每年風暴的侵襲。



特別是聖奧賓灣的牆壁,其高度和堅固性經受住了幾乎所有風暴的考驗,儘管需要定期維修。這意味著島民可以擁有自行車道、雙向車道以及沿南岸的安全住所。



基礎設施助理部長西蒙·克勞克羅夫特表示:「毫無疑問,該島本來必須花費數千萬英鎊來建造這些防禦設施,尤其是在海平面上升的情況下。」



除了牆壁之外,其他建築也被重新利用,例如Gunsite咖啡館、Faulkner's Fisheries、Sandybrook的汽車維修店,以及Beaumont修復的德國麵包店,現在是The Pavilions公寓。



島上各處的許多碉堡被用作儲藏和娛樂場所。



當然,所有這些建築都是以巨大的人類苦難為代價建造的。建造它們的工人從家鄉被運送數百英里,在惡劣的條件下工作。他們辛勤勞作,直至精疲力竭,甚至因輕微違規行為而面臨毆打和其他懲罰。



克勞克羅夫特說:「這涉及數目不明的強迫勞工,我們在解放日的下午前往奴隸工人紀念館,紀念他們的犧牲。」



海峽群島佔領協會的馬修·科斯塔德說:「我們被這些東西困住了,這是一種遺產。我認為,如果他們能找到新的用途,在有用的角色中發揮作用,那麼它就能保存這些建築物,並有助於講述這個故事,並回饋給島上的基礎設施。」



科比埃的前德國觀察塔和砲位,曾經是景觀上的醜陋污點,現在已成為島民和遊客風景休憩的首選地點之一。澤西島文物局花費數千英鎊將其內部改造成可容納六人的住宿。



這座塔樓位於澤西島西南端,入住率高達90%,是島上最受歡迎的過夜地點之一。澤西島文物局的邁克爾·比說:「我認為這是澤西島上建築物被改造的最好例子之一,從最初的預期用途轉變為當地人和遊客都非常喜歡的目的地。」
2025/05/06 | 全球

教宗方濟各逝世,享壽88歲

2025/05/06 | 全球

懷特島野生動物園哀悼「指標性」白獅逝世

2025/05/06 | 全球

《哈比人》推出蓋爾語版本,學者稱多語閱讀樂趣無窮

2025/05/06 | 全球

澤西島貴族後裔重返故土尋根

2025/05/06 | 全球

伊拉克沙塵暴肆虐,逾千人呼吸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