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擬對中國船舶徵收港口費用,以重振本土造船業 - NewsPopGo

美國擬對中國船舶徵收港口費用,以重振本土造船業

2025/04/18 | 商業

美國政府正研擬一項計畫,擬對停靠美國港口的中國船舶徵收費用,旨在重振美國造船業,並挑戰中國在該產業的主導地位。據悉,這項措施將分階段實施,初期費用相對溫和,未來幾年將逐步提高。



具體而言,針對中國船東和營運商所擁有的中國製船舶,費用將根據其貨物重量、貨櫃數量或車輛數量來計算。散裝貨船的費用將依貨物重量而定,而貨櫃船的費用則取決於所載貨櫃數量。初步階段,中國船東和營運商將被收取每噸貨物50美元的費用,隨後三年內每年增加30美元。中國製造船舶的費用最初為每噸18美元或每個貨櫃120美元,同樣會在接下來的三年內逐步增加。非美國製造的載運汽車船舶,每輛車將被收取150美元的費用。此費用將在受影響船舶的每次航行中收取一次,每年最多收取六次。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決定不根據船隊中中國製船舶的數量或中國船舶的預期訂單來徵收費用,這與最初的提議有所不同。此外,為運載煤炭或穀物等散裝出口貨物而抵達美國港口的空船也將獲得豁免。



USTR表示,第二階段的行動將在三年後開始,重點是扶持美國製造的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並在隨後的22年裡逐步提高相關限制。然而,有專家擔憂,在全球貿易已經受到川普政府關稅政策干擾之際,這些措施可能會進一步擾亂全球貿易。



據貿易團體指出,原本預定從中國運往美國港口的貨物,目前正被重新導向歐洲港口。企業界也警告說,這將導致美國消費者面臨更高的物價。物流公司Flexport總裁表示,關稅以及年初荷蘭、德國和比利時港口的罷工事件,都造成了港口擁堵。儘管如此,托運人正在尋找新的市場,而且可能會有大量商品湧入美國,以試圖利用某些國家商品享有的90天窗口期。



他認為,在美國,消費者將承擔關稅的成本,而歐洲消費者則不會受到太大影響。企業也可能會開始重新設計其供應鏈。
2025/04/18 | 商業

美元走貶,對你我影響有多大?

2025/04/18 | 商業

美國債市動盪引關注,貿易戰陰影下投資者信心動搖

2025/04/18 | 商業

澳洲出口產品遭美國課徵10%關稅,引發澳方不滿

2025/04/18 | 商業

關稅催化,英國 JCB 加倍擴建美國廠

2025/04/18 | 商業

IMF下修美國經濟成長預測,貿易關稅成主要因素